罗军辉
这一段时间,突然发现两个班的教学中,情绪中总有一种不安的成分。坐下想一想,就是在复读班上课特别有精神,而到应届班上课时,感觉上课的激情没有那么精神。为什么呢?
这种差异到底出在哪?
可能是我对复读班有更多的同情,或许我同他们多了一份认同,因为我是一个复读生出来的人。这就是来自一个情感上的认同吧。对于复读生上课态度不好时,会对这个同学点醒,若再不会,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他这种行为态度。
也可能复读班的学生,他们比较亲近我吧,上课一般会提前进班,他们会与聊天,与他们说说话,可以了解他们的近情,学习和生活情况。而应届班学生不会亲近我,我只好坐到他们当中,找他们聊天,但有时找不到话题。
也可能应届班的学生年龄小,没有经历高考折磨,加上生物语言上缺少交流,同时,他们把生物没学好,推脱到高二的生物老师身上,缺少主动学习的担当。
每每在课堂中教学演说中,总是在复读班的学生的眼神中有东西,而应届班学生中缺少东西,有时觉得自己在唱独角戏,没有附和的交流。
一堂好课,在于师生双方的积极交流。
老师在讲台激情讲解,台下学生应当有反应,若台下一片冰冷,最终会冻住激情的老师,会感觉对牛弹琴般的无趣。这才是应届班现在课堂的反应,常常让我强打精神,把课堂讲完。
在复读班上课,越讲越有劲,身体发热脱下外套,而在应届班上课,是强打精神上课。
评论